【暑期“三下乡”】聆听范仲淹后人亲述:化环学子“播”动乡野 掀起范式家风文化传承潮
发布时间:2025-07-10   浏览次数:14

     2025年7月9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播”动乡野团队在宣城市广德市柏垫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柏垫镇著名的优秀文化纪念馆——范仲淹纪念馆为主线,访问范仲淹后人为着力点,采用“录播+采访”双向赋能的创新形式,传承优秀文化,弘扬家国情怀,项目指导教师马晨全程参与了活动。 

“播”动文正精神,弘扬家国情怀

   实践团队走进古色古香的范仲淹纪念馆。该纪念馆位于广德市柏垫镇刘福桥村大刘村中,由一处徽派明清古宅改造而成,占地约260平米,分为上下两层。灰瓦白墙的院落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木雕楹联在晨光中格外醒目。队员们在字画前驻足,仔细观摩墙面上张贴的《岳阳楼记》,时隔千年,他依旧传达着范仲淹豁达的心境和无私奉献的情怀。“先忧后乐”的精神,不仅仅是范式家风的核心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彰显了奉献小我的家国情怀。

“播”动后辈故事,发扬范式家风

   随后,范仲淹纪念馆负责人、刘福桥村党委书范忠俊,作为范仲淹第三十二代子孙,这位近年过六旬的老人刚落座便打开了话匣。“范仲淹先祖一生为人正直,尽管他的正直不被官场所接纳,但他仍不顾他人的讥讽诽谤,认真为百姓做事,其精神深深滋养教育着后辈与世人”他指着桌上字画说,“先祖留下的不只是文字,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骨气。”当被问及家风传承,范忠俊回忆起幼时父亲教他背诵《岳阳楼记》的场景:“那时不懂‘忧乐’二字,直到看到乡亲们为纪念馆建设自愿出工出力,才明白这就是先祖说的‘先天下’。” 

“播”动君泰山庄,探寻文旅融合

   实践队深入君泰山庄。这座融合了当地民俗文化与现代休闲元素的山庄,如今已是柏垫镇文旅产业的一张名片。山庄负责人介绍道:“我们以‘归养自然、健康养生、文化体验’为核心理念,将现代科技融入康养产业与乡村旅游,全力打造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文旅新地标。”君泰山庄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既促进了文旅融合,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又推动了乡村振兴,在柏垫镇中树立起优秀标杆。 。

   此次“播”动乡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启迪青年学子对范文正先生精神及其内核的深思。在当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谈为官之道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之一。新时代青年,应立足当下,深入学习范仲淹刚正不阿,无私奉献的优秀精神,充分领略其家国情怀,让范式家风“播”动至每个人的心田。

(文:马晨、童安申;图:马晨;编辑:胡承功;预审:王康;复审:胡承功;终审: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