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化学学科化学生物学方向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dv. Funct. Mater.上发表题为“Nanoconfinement-Enhanced Aggregation-Induc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for Smartphone-Adopted Imaging Analysis of cTnI”的重要研究成果,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李传平博士、丁玉洁教授和南京大学朱俊杰教授为通讯作者。
图1. 限域增强的聚集诱导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传感器构建及便携式成像分析系统示意图
团队成员通过在金属-有机框架内原位封装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四苯基乙烯,构建了一种新型电化学发光传感体系。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限域催化增强效应,实现原位催化生成活性物质,并与AIE分子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从而显著增强AIE分子的发光效率。理论计算和原位电化学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分析表明,纳米限制空间可显著改变反应体系的活化能垒,提高活性物质SO4·−和OH·−的生成效率,从而提升发光效率。以此为基础,研究团队通过MATLAB介导的图像增强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利用智能手机构筑了便携式发光成像分析系统,实现了对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精准和智能分析。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纳米限制催化提高局域活性物质浓度的高效策略,构建的便携式聚集诱导电化学发光成像系统为疾病标志物的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的筛查分析新方法。
相关进展是我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也是学校博士立项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有关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34004、22174061、22004002)、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科研项目(2022AH030100)、安徽省高端人才引育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504380
文:杨震;图:杨震;审核:徐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