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文化根脉,激发青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增强传承责任感。7月29日--31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结合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精神赴安徽宣城绩溪县上庄镇开展以上庄传非遗,韵声和谐里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实践活动。
方寸徽墨,品味古今墨香
谈到墨中精品,自然非徽墨莫属。古人云:“得徽墨者,如名将之得良马”。对于制墨匠人来说,“一方墨雕刻一年”的制作过程,也是历练人生的一种过程。徽墨,书时为墨,观时为艺,洇出了一幅幅山水,沉淀下了厚厚的徽州文化。
7月30日上午,为领略非遗徽墨的魅力,“遗韵飞扬”实践团队到达旭龙山庄,采访了徽墨传承人胡海涌大师,详细了解徽墨制作过程及历史渊源,近距离参观了炼烟,制胶,杵捣,压模,晾干,描金等一系列制墨流程,感受了徽墨制作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整个流程不仅体现了匠人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胡海涌表示作为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在传承古法制墨技艺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探索创新,使徽墨产品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现代的徽墨是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创新,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独具匠心,绽放非遗绢花
上庄镇,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小镇,绩溪县上庄镇荣福花厂以其手工绢花的绝技,成为了传统工艺的璀璨明珠。7月31日实践团队赴荣福花厂实地调研,深入理解手工绢花的精髓,探寻其与现代科技教育的交汇点。
在上庄镇荣福花厂,团队成员看到匠人们的巧手将普通的绢布幻化为色彩斑斓的花朵,每一片花瓣、每一根花蕊,都承载着匠人的情感与智慧。经过材料甄选、花瓣裁制、花瓣塑形、花蕊巧制、修饰完善、成品包装,这七大环节的精雕细琢,不仅展现了匠人们的匠心独运,也体现了手工绢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限魅力。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青年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徽墨制作”和“手工绢花制作”传统技艺的魅力与价值,更坚定他们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责任与使命。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名,守护这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瑰宝,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高园园、王冰冰;图:许娜娜;审核:胡承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