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顺利
发布时间:2020-08-27   浏览次数:766

2020年暑期,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在学校团委及院团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学院各团队积极组织开展了结合时代背景,依托疫情形势下的暑期实践,通过走入基层,来了解当前形势下基层老百姓的生活,同时依托大学生全体的力量,为中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增强更多人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让更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这样的一个行列中来,共同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走进乡村,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10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为更加了解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农村生活饮用水问题应化拔尖19级团队来到阜阳市颍泉区开始了为期五天的调研活动。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由于意识薄弱、资金和污染源分散等问题,难以解决。再加上农村境管理体系不健全,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愈加严重,工业污染逐步向农村转移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危及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该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实地对水质进行取样检测,实现了对阜阳市颍泉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调研考察与分析在短短五天的调研生活中,线下实践团队成员接触到了关于生活饮用水检测以及数值采样的一系列实验操作,同时项目将落脚于专业知识,成立公益组织,长期以节假日为主,组织师生团队开展检测服务,服务乡村振兴。

防汛救灾,用志愿行动助力精准扶贫

结合今年的安徽汛情,化环学院赴定远县“志愿抗洪救灾,助力精准扶贫”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通过开展对特困户的走访、政策宣讲、企业参观、红色文化学习,参与防汛救灾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并调查当地的贫困户具体数量以及当地的扶贫力度和措施,再结合实际数据进行改善总结,为当地的脱贫攻坚战及防汛救灾工作贡献通过参观就业扶贫基地”“了解扶贫政策,走访贫困家庭”“志愿防汛救灾,大学生为特困户送去温暖”“访烈士陵园,扬红色文化”四项活动,亲身经历了对特困户的走访、政策宣讲、企业参观、红色文化学习等一系列的活动,收获颇丰。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从课堂到现实社会,大学生带着青春气息到农村去,到基层去,这不仅能让村民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也能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结合所学,智能气调为砀山梨保驾护航


   723日至25日,智能气调为砀山梨保驾护航”小分队一行九人赴砀山县良梨镇良梨村调查了解砀山酥梨对当地经济振兴的作用,结合专业知识,提出智能气调方式,为即将采摘的大批砀山梨“保驾护航”

果中甘露子,药中胜醍醐。砀山酥梨是大自然的孕育成果,更是砀山人民的劳动结晶。其口感酥脆爽口,皮薄多汁,营养价值与养生价值也是极高。通过团队实际走访,深入调查,团队了解到了我国梨产业发展现状及果园里砀山梨品种资源与结构。团队积极向村干部提出运用新的智能气调贮藏技术,提出这种方案的定位与核心优势,他们表示支持团队的想法与意见,会给予一定的推广与支持,并引入到各个果农,带动村经济的发展。团队还参访了中国·砀山梨博物馆这是中国唯一一所为砀山梨所建造的博物馆,由此了解到,砀山凭借着其独特的酥梨和梨花,每年都会吸引有上万人来此地旅游,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皖北最佳生态旅游胜地最后团队成员利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与果农联合当地抖音卖货博主,一起开了抖音直播,为果农们带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的历史使命。而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教会我们如何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并发挥我们这批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力量的体现之一。农民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摆脱科学文化落后的现状,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迫切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人来关注与支持,大学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应该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为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疫情形势下,化环学院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大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农村建设的需要和青年学生的成长很好的结合起来,在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架起又一座桥梁,为中国发展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文:刘丽雯,万海洮;图:化环学院学生;审核:水心宝